空調控制器構建教室空調節能管理體系的實踐與
時間: 2025-08-28瀏覽次數:
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坐落于姑蘇區學士街,是一所擁有 68 年辦學歷史的公辦優質小學,2020 年完成校區改擴建后,占地面積達 12600 平方米,建筑面積 8900 平方米,現有 24 個標準化教學班
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:AC360 空調控制器構建教室空調節能管理體系的實踐與探索?
?
第一章 學校概況與空調節能管理需求背景?
1.1 學校辦學規模與基礎設施現狀?
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坐落于姑蘇區學士街,是一所擁有 68 年辦學歷史的公辦優質小學,2020 年完成校區改擴建后,占地面積達 12600 平方米,建筑面積 8900 平方米,現有 24 個標準化教學班級,在校學生 1128 人,教職工 76 人。學校秉持 “學士育人,知行合一” 的辦學理念,在硬件設施建設上對標省級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,每間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、新風系統及分體式空調 —— 其中 1-3 年級教室安裝 1.5 匹格力 KFR-35GW 系列空調,4-6 年級教室安裝 2 匹美的 KFR-51GW 系列空調,空調年均使用時長約 2200 小時(夏季 1100 小時、冬季 900 小時、過渡季節 200 小時),是學校能耗占比最高的用電設備之一。
?
1.2 傳統教室空調管理的痛點梳理?
1.2.1 能耗管控難:無序調節導致能源浪費?
通過學校 2023 年 9 月 - 2024 年 8 月的能耗統計數據顯示,教室空調年耗電量達 38400 度,占全校總耗電量的 42%。核心問題在于學生自主調節行為缺乏約束:夏季課間常有學生將空調溫度調至 16-18℃,冬季調至 26-28℃,導致空調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;同時,放學后忘關空調的情況每月平均發生 3-4 次,單次最長空耗時間達 14 小時(2024 年 5 月 12 日,六年級 3 班空調未關,單日多耗 15.4 度電)。?
1.2.2 人力管理繁:逐間巡檢效率低下?
學??倓仗幇才?2 名后勤人員負責教室空調日常管理,每日需在早讀前(7:00-7:30)、午休(12:00-12:30)、放學后(16:30-17:00)三個時段逐間巡檢,單次巡檢需耗時 40-50 分鐘,日均耗時 2.5 小時。遇到陰雨天氣或季節交替時,需額外增加巡檢頻次,導致后勤人員精力分散,難以兼顧其他校園維護工作。?
1.2.3 狀態監測弱:運行數據缺乏可視化?
傳統管理模式下,空調運行狀態僅能通過現場查看獲取,無法實時掌握每臺設備的運行功率、累計能耗、故障情況。2024 年 3 月,四年級 2 班空調因壓縮機故障導致耗電量驟增(當月耗電 320 度,較正常月份高出 180 度),直至月底抄表時才發現異常,延誤了維修時機,額外產生維修成本 860 元。?
1.3 政策導向與學校節能需求的契合?
2024 年江蘇省教育廳發布《江蘇省綠色校園建設行動方案(2024-2027 年)》,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能耗強度較 2020 年下降 18%,其中空調、照明等主要用電設備需實現智能化管控?;诖?,學士中心小學將教室空調節能改造納入年度重點工作,計劃通過引入智能控制系統,實現 “能耗降低、管理提效、體驗優化” 三大目標,預算投入 12 萬元用于設備采購與安裝調試。?
第二章 廣州派谷電子 AC360 系統的技術適配與方案設計?
2.1 AC360 空調控制器的核心技術參數?
2.1.1 硬件性能:適配多品牌分體空調?
廣州派谷電子 AC360 空調控制器采用壁掛式設計,尺寸為 86mm×86mm×35mm,重量 120g,適配電壓范圍 AC100-240V,支持紅外信號學習功能,可兼容格力、美的、海爾、奧克斯等 120 余個品牌的分體式空調。針對學校 1.5 匹、2 匹空調的不同功率需求,控制器內置 16A 繼電器,最大負載功率可達 3500W,滿足空調運行的電流承載需求;同時配備溫度傳感器(精度 ±0.5℃)與電流檢測模塊,可實時采集教室環境溫度與空調運行電流數據。?
2.1.2 通信方式:穩定的無線連接方案?
考慮到學校教室分布在 3 棟教學樓(每棟 4 層),技術團隊采用 “LoRa+WiFi” 雙模通信方案:AC360 控制器通過 LoRa 網關(部署在每棟教學樓樓頂)實現數據上傳,傳輸距離可達 500 米,穿透 3 層墻體后信號衰減率僅 12%;管理平臺端支持 WiFi 接入,后勤人員通過校園內網或手機 4G/5G 網絡即可訪問,數據傳輸延遲≤3 秒,確保實時管控需求。?
2.2 智能節能遠程控制系統的功能模塊?
2.2.1 設備管理模塊:全生命周期監控?
系統后臺為每臺空調建立獨立檔案,記錄設備編號(如 “教學樓 A-302-1”)、品牌型號、安裝位置、控制器 SN 碼、啟用時間等信息。支持遠程查看設備在線狀態(在線 / 離線)、運行模式(制冷 / 制熱 / 送風)、設定溫度、當前功率等參數,當設備離線超過 10 分鐘或功率異常波動(±30%)時,系統自動發送報警信息至后勤人員手機 小程序。?
2.2.2 策略控制模塊:定制化運行規則?
結合學校教學作息,技術團隊為系統設置三級控制策略:?
基礎時段策略:上課日(周一至周五)按教學時段自動啟停 —— 早讀前 30 分鐘(6:30)開機預溫(夏季 26℃、冬季 20℃),上午放學(11:30)自動關機;下午上課前 20 分鐘(13:10)開機,放學后 15 分鐘(16:45)關機;?
特殊場景策略:節假日(含周末)自動切換為 “節能模式”,僅保留值班室空調可手動開啟;考試期間(如期中 / 期末考試)延長開機時間 1 小時(17:45 關機),確保考生舒適;?
應急調整策略:后勤人員可通過平臺臨時調整單間或多間教室的空調參數,例如冬季雨雪天氣可將設定溫度上調 1℃(至 21℃),調整指令下發后 5 秒內生效。?
2.2.3 能耗分析模塊:數據可視化呈現?
系統按日、周、月、學期生成能耗報表,支持多維度數據對比:?
單臺空調能耗對比:可查看 24 臺空調的日均耗電量,識別高能耗設備(如 2024 年 11 月,教學樓 B-201 空調日均耗電 12.8 度,為全校最高,經排查發現是濾網堵塞導致,清潔后能耗降至 9.2 度);?
年級能耗對比:1-3 年級(1.5 匹空調)月均能耗 1080 度,4-6 年級(2 匹空調)月均能耗 1320 度,系統自動計算能耗差異率(22.2%),為后續管理提供參考;?
改造前后對比:以 2023 年同期數據為基準,實時顯示節能率、累計節電量、累計節省電費等核心指標。?
2.3 項目實施方案的定制化設計?
2.3.1 前期調研與設備適配測試?
2024 年 7 月,廣州派谷電子技術團隊進駐學校,完成三項核心工作:?
空調型號統計:逐一登記 空調的品牌、型號、安裝年份、運行狀態,形成《空調設備臺賬》;?
信號覆蓋測試:在每棟教學樓的不同樓層、教室角落測試 LoRa 信號強度,確定 網關的最佳安裝位置(教學樓 A 樓頂、教學樓 B 樓頂、綜合樓樓頂);?樣機適配測試:選取 2 間教室(三年級 1 班、五年級 2 班)安裝 AC360 空調控制器進行為期 15 天的測試,驗證設備兼容性(紅外信號配對成功率 100%)、通信穩定性(離線次數 0 次)、能耗控制效果(測試期間 2 間教室共節電 186 度,節能率 23%)。

第三章 項目實施過程與系統落地細節
3.1 硬件安裝的實操流程?
3.1.1 控制器安裝步驟?
以 1.5 匹格力空調為例,AC360 控制器的安裝分為五個步驟:?
定位安裝位置:在空調機身側面(距離紅外接收窗 10-15cm)標記鉆孔點,確保不遮擋空調出風口與檢修口;?
固定底盒:使用沖擊鉆鉆孔(孔徑 6mm,深度 30mm),打入膨脹螺絲,將控制器底盒固定在墻面,平整度誤差≤2mm;?
接線操作:從教室插座引出 AC220V 電源線(火線、零線、地線),接入控制器接線端子,接線完成后用萬用表檢測電路通斷,確保無短路;?
主機安裝:將控制器主機扣合在底盒上,用螺絲固定,檢查主機與底盒貼合緊密,無松動;?
紅外配對:長按控制器 “學習鍵” 3 秒,待指示燈閃爍后,用空調遙控器對準控制器紅外接收窗,依次按下 “電源”“制冷”“26℃” 等按鍵,控制器指示燈常亮表示配對成功。
?
3.1.2 網關部署與調試?
LoRa 網關采用壁掛式安裝在教學樓樓頂,安裝高度 3 米,遠離金屬障礙物(如避雷針、水箱)。部署流程包括:?
網絡配置:通過網線將網關連接至校園路由器,設置網關 IP 地址,確保與學校內網連通;?
信號測試:使用 LoRa 信號測試儀,在每間教室測試網關信號強度(要求≥-85dBm),對信號較弱的教室(如教學樓 A-101,信號強度 - 92dBm),通過調整網關角度(順時針旋轉 15°)提升信號至 - 82dBm;?
設備組網:在系統后臺添加網關 SN 碼,完成網關與控制器的自動組網,24 臺控制器均顯示 “在線” 狀態,組網成功率 100%。?
3.2 軟件平臺的搭建與培訓?
3.2.1 管理平臺的部署方式?
系統管理平臺采用 “本地服務器 + 云端備份” 的部署模式:?
本地服務器:學校信息中心部署 1 臺服務器,安裝派谷電子提供的系統軟件(版本 V3.2.1),負責數據實時存儲與本地訪問;?
云端備份:每日凌晨 2 點自動將本地數據同步至派谷電子阿里云服務器,確保數據安全(備份成功率 100%,數據恢復時間≤30 分鐘);?
訪問權限設置:為不同角色分配權限 —— 校長(查看全校能耗數據、審批調整策略)、后勤主任(全局控制、故障處理、報表導出)、后勤專員(日常巡檢、設備狀態查看)、班主任(查看本班空調狀態、提交故障報修)。?
3.2.2 操作培訓的實施過程?
2024 年 8 月 28 日 - 8 月 29 日,派谷技術團隊開展兩輪培訓:?
后勤人員專項培訓(8 月 28 日,時長 4 小時):?
理論講解:系統功能模塊、控制策略設置、故障排查方法(如控制器離線可能原因:電源斷開、信號干擾、設備故障,對應解決措施);?
實操演練:在平臺上模擬設置 “考試時段策略”、遠程調整單臺空調溫度、導出月度能耗報表,每人獨立完成 3 次實操,確保操作正確率 100%;?
班主任培訓(8 月 29 日,分 2 批,每批 1.5 小時):?
重點講解手機 APP 的使用(如查看本班空調當前狀態、接收故障提醒、提交報修申請);?
發放《班主任操作手冊》(含圖文步驟、常見問題解答),建立班級空調管理微信群,便于后續咨詢。?
3.3 試運行期間的問題解決?
2024 年 9 月 1 日 - 9 月 7 日為系統試運行階段,期間出現 3 類問題,均已妥善解決:?
3.3.1 部分教室溫度采集偏差?
問題表現:9 月 2 日,五年級 1 班控制器顯示溫度 28℃,但實際用溫度計測量為 26℃,偏差 2℃。?
原因排查:技術人員現場檢測發現,控制器安裝位置靠近空調出風口,受出風溫度影響導致采集偏差。?
解決措施:將該教室控制器移位至教室中部墻面(距離出風口 2 米以上),重新調試后溫度采集精度誤差≤0.5℃,后續安裝時統一按此標準定位。
?
3.3.2 早讀時段開機延遲?
問題表現:9 月 5 日(周一),部分教室空調未在 6:30 準時開機,延遲約 10 分鐘。?
原因排查:系統后臺日志顯示,凌晨 2 點數據同步時服務器短暫離線(1 分鐘),導致定時任務觸發延遲。?
解決措施:在服務器上設置 “定時任務備份機制”,同步期間自動啟用備用定時程序,確保開機指令按時下發,后續未再出現類似問題。?

第四章 系統運行成效與數據深度分析
?
4.1 能耗降低效果的量化呈現.1.2 高能耗設備的優化效果?
改造前,因設備老化、濾網堵塞等問題,耗電量顯著高于其他設備(日均耗電 13-15 度,比正常設備高 4-6 度)。系統運行后,通過能耗分析模塊快速定位這些高能耗設備,后勤人員針對性開展維護:?
2024 年 10 月,對教學樓 B-102 空調進行濾網清潔,清潔后日均耗電從 14.2 度降至 10.1 度,月節電 123 度;?
2024 年 12 月,更換教學樓 A-401 空調的老化電容(電容容量衰減 30%),更換后日均耗電從 15.1 度降至 10.8 度,月節電 132 度;?
截至 2025 年 2 月,5 臺高能耗設備均已完成優化,平均能耗降至正常水平,單臺月均節電 126 度,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節能效果。?
4.2 管理效率提升的具體體現?
4.2.1 人力成本節約?
改造前,2 名后勤人員日均投入 2.5 小時用于空調巡檢;改造后,通過系統遠程監控,僅需 1 名后勤人員每日花 30 分鐘查看平臺數據(確認設備在線、無故障),人力投入減少 80%。按蘇州市事業單位后勤人員日均工資 200 元計算。?
4.2.2 故障響應效率提升?
系統運行期間,共發生 4 次空調故障(2 次控制器離線、1 次空調壓縮機故障、1 次紅外信號丟失),均通過系統報警及時發現:?
2024 年 11 月 18 日,三年級 2 班控制器離線,系統 10 分鐘內發送報警信息,后勤人員現場排查發現是電源線松動,5 分鐘修復;?
2025 年 1 月 9 日,六年級 1 班空調壓縮機故障,系統監測到功率驟降(從 1800W 降至 200W),立即報警,維修人員當天上門維修,避免故障擴大;?
對比改造前 “月底抄表才發現故障” 的情況,故障響應時間從 30 天縮短至 0.5 天,響應效率提升 98%,減少因故障導致的額外能耗與維修成本。?
4.3 師生體驗與教學保障優化?
4.3.1 教室溫度舒適度提升?
通過問卷調查(2025 年 1 月,面向 1128 名學生、76 名教職工)顯示:?
學生對教室溫度滿意度從改造前的 68% 提升至 92%,其中 “夏季不覺得冷” 的比例從 45% 提升至 88%,“冬季不覺得熱” 的比例從 52% 提升至 90%;?
教職工反饋,統一的溫度設定避免了 “學生因溫度不適舉手反映” 的情況,課堂教學連貫性提升,平均每節課可節省 2-3 分鐘的秩序維護時間。?
4.3.2 教學場景的靈活適配?
在特殊教學場景中,系統展現出良好的靈活性:?
2024 年 10 月中旬(期中復習),學校需延長晚自習至 19:00,后勤人員通過平臺批量調整 6 間畢業班教室的空調關機時間,無需現場操作,10 分鐘內完成設置;?
2025 年 1 月(寒潮天氣),系統自動觸發 “低溫保護策略”,將教室設定溫度從 20℃上調至 21℃,并提前 40 分鐘開機預溫,確保學生早讀時教室溫度達標,未出現因寒冷導致的教學秩序受影響情況。?

第五章 項目價值總結與未來拓展方向?
5.1 項目實施的多維價值?
5.1.1 經濟價值:降本增效成果顯著?
截至 2025 年 2 月),半年內已通過節能與人力成本達成節約回收,系統延長了空調使用壽命(減少高負荷運行與無序調節對設備的損耗),預計每臺空調可延長 2-3 年使用周期。
?
5.1.2 社會價值:踐行綠色校園理念?
項目實施后,學校年減少碳排放,成為姑蘇區首批實現教室空調智能化管控的小學。2025 年 1 月,學校作為 “綠色校園建設典型案例”,接待了 3 所兄弟學校的參觀交流,為區域內中小學空調節能改造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。?
5.1.3 管理價值:推動校園智慧化轉型?
AC360 系統的引入,不僅解決了空調管理問題,更推動學校建立了 “數據驅動” 的后勤管理模式:通過能耗數據的分析,學校優化了其他用電設備的管理(如調整照明開關時間);同時,系統積累的教室使用數據(如空調運行時長反映教室使用頻率),為后續校區規劃(如是否新增教室)提供了數據支撐,助力校園管理從 “經驗型” 向 “智慧型” 轉變。
?
5.2 未來拓展方向?
5.2.1 系統功能升級?
聯動控制:計劃將 AC360 空調控制器及空調智能節能遠程控制系統與學校新風系統、照明系統對接,實現 “空調 + 新風” 聯動(如空調開啟時,新風系統自動調整風量)、“人走燈滅空調關” 的場景化控制,進一步提升節能效果;?
AI 優化策略:引入 AI 算法,基于歷史能耗數據、天氣情況(如室外溫度、濕度)、教室人數(通過攝像頭統計)自動優化空調運行參數,例如室外溫度低于 28℃時,自動降低空調運行功率,實現 “動態節能”。?
5.2.2 應用范圍拓展?
功能室覆蓋:目前系統僅管控教室空調,下一步計劃將圖書館、實驗室、教師辦公室的 分體空調納入管理,實現全??照{統一管控;?
校區擴展:學校計劃 2026 年擴建西校區(新增 12 間教室),將在新校區同步部署 AC360 系統,確保節能管理模式的延續性。?
5.2.3 數據價值深挖?
能耗分析報告:每月生成《校園能耗分析報告》,不僅統計空調能耗,還整合照明、多媒體設備等能耗數據,識別校園能耗熱點,提出針對性優化建議;?